第十七章 · 六鱼(二)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老规矩,读三遍)
老高知道有很多人是被题目吸引来的,但我们还是得从上一章出过镜的蔺相如说起。
上一章我们讲到经缪贤举荐,蔺相如得到了一张任务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能换回十五座城就换,换不回就把和氏璧带回来。这就好比让你带着英皇权杖上那颗「非洲之星」去叙利亚找ISIS换人质,能换回就换,换不回再把钻石带回来,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好在英皇有007,赵王有蔺相如。蔺相如见秦王无心交易,果断地以「指瑕」为名骗回和氏璧,然后倚柱而立,以碎璧相威胁,要求秦王斋戒五日先。这五日间他令随从秘密怀璧归赵,然后淡定地对秦王说:割十五城给赵国先,否则要璧没有要命一条。蔺相如接着说:你方素来信誉不好,我方本可以用不安抗辩权来对抗你方请求,现我方依约奉璧而来,你方却怠于履行协议,现在我方提出先履行抗辩权,否则解除合同,遭受的损失由你方负责。秦王不明觉厉,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放了,这就是所谓的「完璧归赵」。蔺相如这次赌命成功,三分在于自己的决绝之气,七分在于秦王的优柔之心。明人王世贞就说,如果秦王一生气,「僇相如于市,武安君(白起)十万众压邯郸…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但不知为啥,秦昭襄王(系芈月之子)这位被评价为「威烈昭彰、天下为骧」的大老虎,一遇到蔺相如就变成了 HelloKitty, 在其后不久的渑池会上又被欺负了一回(后面章节会讲)。但赢了面子不一定就能赢了里子,蔺相如的匹夫之勇终究无法改变秦强赵弱的局面,就是这位貌似温和的秦昭襄王在晚年打赢了那场空前惨烈的长平之战,把这两次侮辱连本带利地要了回去。
当然,这并不妨碍好多年青人成为蔺相如的脑残粉。大约二百年后,一个叫司马长卿的帅锅,因仰慕蔺相如索性改名为司马相如。后世流传着「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这样一幅对联,说明他们俩个的相似度实在不高。蔺相如卖的是命,司马相如卖的是才。汉朝最值得骄傲的文体就是赋,而司马相如被后人称之为赋圣。文章西汉两司马,比司马相如小三十几岁的司马迁对这位同姓大叔也十分仰慕,在整个《史记》中,文人传只有两篇,一篇由屈原和贾谊分享,一篇被司马相如独占。司马相如最有名的赋是《子虚赋》和《上林赋》,写的是「子虚」和「乌有」两个人对吹爱国牛的故事。司马相如的赋很值钱,辛弃疾词中写到「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的句子,说的就是金屋藏娇的女主陈阿娇雇人写软文(长门赋)的事儿。
这些还都是后话,现在的司马相如还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才变成财,日子过得相当清贫。某一天,他接到密友王吉(和去妇因探邻舍枣那个王吉不是一个人)发来的一条短信,这个王吉是临邛(穷)县的县长,短信一共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人傻不傻老高不敢说,钱多是真的。这地方很多人因为炼铁而暴富,其中最壕的当属卓王孙。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一定会密切关注政府领导的动态。他发现最近王县长天天去宾馆看望一位贵客,而这位贵客却经常避而不见。于是好奇的卓王孙便向王县长提出宴请一下这位贵客,王县长愉快地答应了。酒席宴间,几瓶老雪过后,王县长突然搬来名琴绿绮,非要相如弹奏两曲。这两位好基友一唱一和搞得是什么鬼?不是老高复杂,把一段浪漫的故事讲得如此暗黑,事件的过程和结局印证了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局。卓文君是卓王孙的女儿,新寡在家,酷爱文学和音乐,有着女文青的一切缺点,因为一曲《凤求凰》,她和司马相如私奔了。到了成都,卓文君才发现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于是他们又回到临邛开了家酒店,文君当垆买酒学起了佟湘玉,司马相如打杂跑堂当起了白展堂,这令卓王孙无奈之下「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相如带着文君,文君带着钱,一起回到成都。
这是中国古代两起著名私奔事件中的一起,它们加在一起被形象化的称呼为「绿绮红拂」。绿绮是司马相如的装备,红拂是张出尘的道具。张出尘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妓,因常执红色拂尘立于杨素身旁,因此被称为红拂女。红拂女爱上了前来拜访杨素的李靖(不是托塔天王),当天夜里便和李靖私奔了。他们俩和虬髯客并称为风尘三侠,这段故事本来就很扯,后来被王小波演绎得更加离谱。但毫无疑问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是老高最喜欢的小说,喜欢到连文中提及的费尔马大定理都研究了半天。看完《红拂夜奔》,老高就不再一本正经地写东西了。因为王小波在《红拂夜奔》序中告诉我: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在当代也有一起很著名的私奔,应该是在2011年,企业家王功权高调私奔了,事件当事人的近况我不得而知,但这件事产生了很多的蝴蝶效应,比如说王先生资助的中华诗词研究院(BVI)解散了。老高曾经在该院组织的首届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上担任过主持人,见到很多赫赫有名的诗人,拿了点酬劳还吃了顿饭,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私奔不是什么好事,老高做法官之后,遇到了好几个涉及私奔的案子,成了案子自然没什么好的结局。各位家长务必多关心一下孩子的情感问题,「不出事」比「懂国学」要重要得多。
老高用了接近90%的篇幅,实际上就讲了相如两个字,后面只能简略些。相如对的是有若,有若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乾隆年间升为十二哲,所以应该是孔子「地表最仁战队」中的一员,但《论语.先进》中孔子钦点的「孔门十大杰出青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里没有他,应该会在导师考核阶段被淘汰。有若在孔子死后,做了一段「代课老师」,所以,整部《论语》中,孔门弟子只有有若和曾参两个人被称为「子」。
下面讲他的导师孔子。有一次孔子雨天出门,学生们劝他向子夏借车盖。孔子说,要长久地与别人交好,就要表现他的长处而避开他的短处。子夏家也不富裕,我向他借车盖,他如果不肯的话,就使他吝啬的短处表现出来了,所以我不向他借。多么的善解人意啊!但这种善解人意如果遇到阮裕就成了不解风情。阮裕是第二章中阮籍的族弟,他有一辆豪车,只要有人来借,从不吝啬。有个人想借车给母亲办丧事,但因怕不吉利就没敢开口。阮裕后来得知感叹地说:我有豪车而使别人不敢借,还留它作甚!然后,就一把火把车烧了。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说的就是这两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