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 五歌(二)|谁有一壶酒

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宦情对旅况,银鹿对铜驼。刺史鸭,将军鹅,玉律对金科。古堤垂亸柳,曲沼长新荷。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老规矩,读三遍,读着不顺溜的,翻翻第四、十、十三章,温习一下关于旧韵的知识)

这章颇有些典故,按年代顺序依次讲来。

引车蔺为避廉颇 中的「蔺」是我们的老朋友蔺相如。在第十七章我们讲了完璧归赵,第五十章我们讲了渑池会,蔺相如两屈秦王,获得的任务奖励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是员武将,御秦破齐,战功赫赫,是实打实地靠打怪升得级。看到蔺相如轻描淡写地完成俩任务就排名靠前,自然心中不忿,总想找个机会发泄一下。

蔺相如则处处小心,在街上看到廉颇的车,总是教司机回避绕行。手下很不理解,纷纷抱怨。蔺相如就对大家说:哥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颇?但如果我和廉颇「两虎共斗」,秦国必然会乘虚而入,我让着他,乃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然后,蔺相如又煞费苦心地强调了一句:我刚才说的话,不必告诉廉颇将军哟!记住了,不必告诉廉颇将军哟!

于是廉颇不出意料地就听到了,当即羞愧万分,光着上身,背着荆条,上门请罪,两人遂成刎颈之交。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荆请罪。

建国初期,根据《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些京剧旧本,改编了一出新剧《将相和》,以谭富英、裘盛戎版流传最广。

「老将军你何必身背荆杖,有什么衷肠话细说端详…我虽然侥幸封首相,怎比得你老将军东挡西杀南征北战,可算得是盖世的忠良。」蔺相如的这段唱腔,郭德纲曾经在《九艺闹公堂》里卖派过,于谦还跟了句「好吗!我爸爸谭富英」。这类哏估计也就是少数的早期粉听得懂,现在老郭也基本不用了。

说到《将相和》这出戏,不免再吐槽两句。一是蔺相如最多做过上卿,没有做相,更没做过什么首相;一是戏剧舞台上的廉颇,衣装整齐地背了根带套的棒子,这和光膀子背荆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诚意。

命驾吕因思叔夜 中的「叔夜」是「竹林七贤」中嵇康的字,「吕」说的则是吕安。用现在的话说,这两人是好基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有一次,吕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看嵇康,不巧嵇康也出门了,只见到了嵇康的哥哥嵇喜。嵇喜热情相迎,吕安却不进门,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鳯」字。嵇喜以为吕安赞其为人中龙凤,心中暗喜。没想到嵇康回来一脸坏笑地告诉他,把「鳯」字拆开,说你是个「凡鸟」。

这不是嵇喜第一次被戏弄了,阮籍还给过他一个著名的白眼。怎么看,这都是一个专为被鄙视而存在的人物。但其实嵇喜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做齐王司马攸的司马,还是独当一面做江夏太守,都能尽职尽责,不辱使命。我们不能因为有几个愤青看不上他,就说他不是好人。

吕安的哥哥吕巽倒的确不是好人。这个人迷奸了吕安的妻子,造成弟媳自缢身亡。后又恶人先告状,诬陷吕安不孝。嵇康深知内情,自然力挺吕安,结果两人双双被杀。嵇康临死时或许还在心中抱怨:我哥是凡鸟,你哥是毒蛇啊!

将军鹅 说的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此人爱鹅成性,据《晋书》记载,他曾见山阴一道士所养之鹅极美,重金求购,道士不肯,却提出让王羲之抄经换鹅。最后道士得经,羲之得鹅,各得其所。

这段故事似乎还可以这样讲:从南边来了个王羲之,写的一手字清奇。从北边来了个牛鼻子,养的一池鹅美丽。写的一手字清奇的王羲之想买养的一池鹅美丽的牛鼻子的鹅美丽…到最后,王羲之回家仔细观赏牛鼻子的鹅美丽,牛鼻子回家爱惜翻看王羲之的字清奇…

关于王羲之,我们之前讲过他很多亲戚,长辈中的王吉、王祥、王导;晚辈中的徽之、献之、谢道韫。但这些人加在一起都不如王羲之一个人有名。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书广采众长,备精诸体,自成一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兰亭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山阴兰亭开party。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王羲之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兰亭序》。

大家看得出,这幅《兰亭序》其实存在几处涂抹的地方,所以王羲之回家之后又重写了数十遍,但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爱重,嘱咐子孙珍藏。

不曾想七世孙王法极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成了智永和尚,还把祖传的《兰亭序》带到了云门寺,死前传给了弟子辩才。

话说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仿摹真迹备尽,唯《兰亭序》未获。后来访知在辩才和尚处,三次召见,辩才都诡称经乱散失不知所在。

于是一场「无间道」的故事上演了。监察御史萧翼隐匿身份,乔装为潦倒书生,打入云门寺内部。投辩才所好,弈棋吟咏,论书作画,成忘年之交。后来辨才终于按耐不住,夸耀所藏,出示其悬于屋梁之上的《兰亭序》真迹。此时萧翼淡定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是警察。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视为至宝,「置之座侧,朝夕观览」,死后用它做了陪葬,所以我们现在最多也就只能看到唐代的摹本了。唐摹本中最逼真的是冯承素摹本,这个摹本采取的是勾填拓印技术,先描边,后填墨,虽失之神韵,但最接近真实。因此本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称为「神龙本」。

神龙本《兰亭序》现藏于故宫,也不容易见到了。当然,现在看神龙本《兰亭序》的仿品是非常容易的事,它几乎已经成为酒楼包房的标配了。

关于刺史鸭,夏大观的旧注中称:韦应物为刺史,畜鸭,号鸭为绿头公子。此解不见于正史,我们姑且信之。

韦应物是唐代诗人,比杜甫小25岁,比白居易大35岁。为山水田园一派,后人每以「王(维)孟(浩然)韦柳(宗元)」并称。

此人曾经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清官一枚,苏州刺史届满之后,一贫如洗,居然没有路费回京候选,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客死。

之前,韦应物最有名的诗是这首《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现在不同了,最有名的一定是这首《简卢陟》,前三联直接跳过,诗的最后一联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把瓢换成壶,我照样认识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