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三江(一)|七夕特供

连夜赶出这一章,在七夕献给我的老婆。我老婆贡献着我们家70%的收入,还干着我们家80%的活。在我临屏敲字的时候,她无怨无悔地做饭、洗衣、带孩子。辛苦了,老婆!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老规矩,读三遍)

这一章的重点是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这个世祖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世祖是他的庙号。汉以后的皇帝除了名字以外,还有年号、谥号和庙号。比如老高提个人,他叫爱新觉罗胤禛,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谁。提他的庙号清世宗,大家依旧无感。提他的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估计好多人已经读到缺氧了。好吧,提年号,这个人就是雍正,也就是长期霸占荧屏的那个四阿哥。

年号是皇帝们生前定的。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终生只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多称其年号,比如嘉靖、万历、康熙、乾隆。明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比如女皇武则天,十四年改了十二次年号,所以对于唐宋两代的皇帝,我们多称其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而在唐以前庙号又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所以唐以前的皇帝,我们多称其谥号,比如刘彻,他的庙号是世宗,谥号孝武皇帝,我们习惯称其为汉武帝。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才有的。如果电视剧里某人自称汉武帝、唐太宗的话,务必果断换台。

前面这段又扯远了,我们说回刘秀。话说大汉王朝被王莽一刀两断,分成了西汉、东汉。西汉的创立者是前面出场过的刘邦,东汉的创立者就是今天要讲的刘秀。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但已经算不上官九代或者富九代了。因为他属于远支旁庶,到他这辈已经彻底沦为屌丝。后来他从舂陵骑牛起兵,一路上集齐云台二十八将,灭赤眉、平关东,一统天下,召唤出「光武中兴」,完全配得上「屌丝的逆袭」。这段故事在民间流传有限,给了评书艺人极大的发挥空间,所以评书界素有「穷三国、富东汉,水浒混碗阳春面」只说。

马武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排名并不靠前,在评书《东汉演义》中也只是四先锋之一,出场虽然不少,但总体而言还只是个配角,说世祖中兴延马武,多少有些抬举他了。马先锋在京剧舞台上倒是做过一回主角,这出剧目有个很霸气的名字叫做《打金砖》,讲的是同是云台二十八将的姚期之子打死了郭太师,刘秀念姚家有功,赦免了姚期的死罪。但郭太师之女郭妃是个心机婊,她设计灌醉刘秀,假传圣旨将姚期斩首。马武闻讯怒闯后宫,用金砖击头而亡。这出戏后来经过改编,又叫《汉宫惊魂》。其实这着实是冤枉了刘秀,事实上光武帝算是对功臣最好的一位开国皇帝了。这出戏常演的是其中一折,它有个独立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去年的巴西世界杯和今年的股灾期间被频繁提起,它就是《上天台》。

桀王失道杀龙逄,桀王就是夏桀,有名的暴君,宠梅西(错了应该是妹喜),建酒池肉林,大臣关龙逄直谏被杀,这剧情和商纣宠妲己杀比干如出一辙。所以后人在长垣修了「双忠祠」,供奉关龙逄和比干,后来明人李梦阳写了篇《双忠祠碑》,文章写得好,加上关龙逄和比干品格高,故称「长垣三绝」。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前面章节还有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这些东西都是古人衣食住行常用之物,蓉裳来自前面讲过的「集芙蓉以为裳」,蕙帐和青布幔都是用于分割室内空间的,镜奁和衣笥为整理收纳之用,金缸和银釭都是用来照明的灯台,杵用于捶衣,舂用于捣米,斝用于饮酒,碧油幢是车帷,宝剑则用于防身和装饰。随着文明的进步,很多物件加速度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在博物馆里或者文艺作品中才得一见了。一说到这个话题,老高就不尽想起箱子底那部崭新的汉显BP机。

这章剩的篇幅较大,咱们继续说对联。对联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老高分成巧联、名胜联、自勉联、挽联、诗中联几个专题来讲。这么分类在逻辑上是混乱的,但讲述起来更加方便。巧联其实是一种游戏,追求的是机巧和趣味,它比较容易提升大家对对联的兴趣,所以我们先讲它。

谈到巧联,老高必须呕血推荐一部老老年的电视剧,名字叫《联林珍奇》,小时候看过,整部剧里巧妙融汇了二百多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巧联。

巧联可以细分为诸多种类,如「南通州(南通),北通州(新晋的北京副行政中心),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属于重字联,就是说上联何处用了重字,下联也要依之。又如揭阳关帝庙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也是典型的重字联。

在重字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难度。比如苏州拙政园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就属于叠字联。道观常用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属于顶针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属于回文联。如果只要求音同字不同,就是重音联,如「移椅倚桐同望月;等灯登阁各攻书」,又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还有比较常见的拆字联。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又如「冰(氷)凉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字千字万头」, 再如「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还有谐音联。如「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需梅(媒)」;又如「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再如「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还有限字联。如「三光日月星」,上联的三领出三个字,下联又不能用三,就增加了难度,最合适的下联是「四诗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小雅,所以十分妥帖。其他的对法还有「一阵风雨雷」、「六脉寸关尺」、「九章勾股弦」等等,老高认为「四诗风雅颂」和「三光日月星」都是三字经中语典,当属最佳。

还有巧喻联。如「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又如「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地作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等等。

还有嵌名联。如「开封铡美包惜弱,长安醉酒李寻欢」,明里说的是包拯和李白,暗里嵌入了金庸小说人物包惜弱(杨康他妈)和古龙小说人物李寻欢(小李飞刀),这一联是老高早年间在论坛上对的,不过也没留下什么证明版权的证据。但后面这个嵌名联的版权却是谁也抢不走的,「高岫流云,松山长青情长远;吴江映日,波光永滟爱永恒。」这是老高自撰的婚联,里面有我们的名字。

巧联中还有一个大的分支,叫无情对。我们以后再讲。

这种巧联就是文字游戏而已,艺术价值不高,不必过分专研。而且切记在机巧和趣味的追求之外,也要讲求些品味。现在有人鼓弄出一个「金日成日成金正日」的上联号称绝对,对此,老高表示无力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