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十五咸(三)|大结局/代后记/谢谢侬

冠对带,帽对衫,议鲠对言谗。行舟对御马,俗弊对民岩。鼠且硕,兔多毚,史册对书缄。塞城闻奏角,江浦认归帆。河水一源形弥弥,泰山万仞势岩岩。郑为武公,赋缁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贝锦以伤谗。

先让老高调整一下情绪,把典故讲完。

郑为武公,赋缁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贝锦以伤谗。 语出《礼记. 缁衣》:「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

《缁衣》和《巷伯》是《诗经》中的两首。前者讲的是郑武公德行高尚,郑人作《缁衣》一诗以美其德;后者讲的是周幽王听信谗言,对巷伯施以宫刑。巷伯作《贝锦》一诗以自伤悼。

这两个典故实用价值不大,标志意义却不小。

在这本书里,我们先后讲了四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典故,这将是最后两个。把它们讲完,就意味着一个大坑终于被老高填平了。

从去年八月初开始,十五个月,九十章,二十万字,烧死脑细胞无数,一部史上最无厘头的诗词教程就这样诞生了。这部书把正史野史和新闻八卦无缝衔接,在浅近文言和热词俚语间反复切换,要多没溜有多没溜。

老学究们看到后,一定会说:切,这算是什么东西!

没关系,我就喜欢他们看不上我,却也不能把我咋地的样子。

当然,自知自明老高还是有的。

可以这么说,这部书的学术价值基本为零。老高所作的就是把别人的研究成果用我的语言做一场talk show,通篇全无创见。

不过就像是《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小孩,老高常常会说些真话,这些话还是有些价值的。毕竟当前的国学教育圈,大忽悠实在太多。

而且,我在努力把这部书写得有趣。按照王小波的说法,有趣就是这本书存在的理由,似乎它也达到了有趣的标准。

总而言之,这部书就是好利来牌的大力丸,什么病都治不了,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在写这部书的过程中,老高度过了自己四十岁的生日。

老高的《三十自寿》是这样的:

「我生文革末,经历无大悲。父母皆工人,薪薄可养儿。母言曾少粮,年幼不能知。时喜连环画,多费慈父资。购来每亲讲,我亦能诵之。能诵风波亭,能诵李陵碑。父言精忠事,非是凡者为。七岁始读书,八岁喜唐诗。每每亲友会,呼来为歌吹。山鄙无隐士,能韵即称奇。哗众邀一宠,进阶谁能师。及长风气化,轻狂争入时。意趣渐驳杂,所持无定规。少年斯文心,未成竟先衰。此间十六载,忽忽如一驰。所学为争讼,得位亦不卑。居楼临风月,旷夜弄金卮。却存风骨异,经年不展眉。偶入因特网,一览觉熙熙。数子亲风雅,大呼我来迟。欲写知辞短,门径全未窥。却拾少年心,排字莫觉疲。恰逢意不适,负气别故陂。轻车入燕京,居然成久羁。燕京多俊客,笔下各风姿。早晚勤求正,行文能张弛。此诚为大幸,思之如食饴。唯叹风尘重,白衣竟成缁。未谙生活计,月尽时断炊。满城鲍叔牙,愧难全所期。去年春风重,京郊草离离。中发桃花树,佳人与折枝。悔我轻薄子,无心亵兰芝。青鸟出复没,往事未可追。倏然已而立,所忆如囊锥。遂择三五事,平平记于兹。」

《四十自寿》是这样的:

「平明风侧帽,过午压檐低。老马知歧路,层冰塞剡溪。早非元礼客,还愧巨源妻。孤雁彤云里,临风不肯栖。」

人到中年,江郎才尽,可见一斑。

所以,能在中年危机扑面而来的节骨眼,写成这本书,完成了一件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这让我充满成就感。

同时,这也是一件我乐于去做的事,写作的过程给了我很多乐趣。

因为,你们一直在看。

写这本书的缘起,是为了记录下这些知识点,将来教我的女子。我深知自己是个没有长性的人,于是就在公众号上挖了个坑。用户数的稳定增长,正是我写作乐趣的源泉。

是你们让我觉得有用…

在这本书里,老高糟改了不少流行歌曲。最后被引用的是陈奕迅的这首《谢谢侬》。

「他能够让我感动,

谁管他红不红。

他知道自己有用,

谁管穷不穷,

到底他的过去他的未来成功不成功,

没人懂。

不管他头痛不头痛,

有人这样努力,

我只觉得光荣。

不具名的演员不管有没有观众,

谢谢侬!」

细读才发现,这个歌好像是你们在谢我的。

那我就深鞠一躬回个礼:

谢谢侬!谢谢侬!谢谢侬们!

还有些人必须特别致谢一下。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站在领奖台上要说那么多谢谢。任何一个工程都不是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的。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夫人,在我写书这段时间里,她担起了更多的家庭重任。在我熬夜敲字的时候,他总会给我端一杯热水,或者揉揉我的肩膀。

我女儿在这个期间快乐地成长,每当她跑过来,奶声奶气地问「爸爸,文章写完没」的时候,我心里都是暖暖的。

我还必须感谢以郭晓娟博士为首的沈阳中法少年庭的全体同事们,谢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这么厚的一本书,如果我说一点工作时间都没占用的话,应该谁都不会信。

感谢曾少立、檀作文、赵毓龙诸兄弟,认识你们真好。疑难问题有人可问,这让我自信不少。

感谢陈骥兄帮我联络出版事宜,一纸合约,是我在后期如打鸡血的原因。

出版方觉得《水煮声律启蒙》这个名字俗了,于是我就改成了《声律启蒙note》。炸了之后,又换了《声律启蒙plus》,只要Apple不炸,这将是正式成书的名字。

讲诗词的书,最后一定要用诗词了断。

「案宗归档偷安日,小女偎妻睡稳时。别有闲情拘不住,胸中点墨要人知」。

—END—

休息一段是必须的,但很快就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