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 十灰(二)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老规矩,读三遍,读着不顺溜的,翻翻第四、十、十三章,温习一下关于旧韵的知识)
上一章讲汉版「长安乱」讲 high 了,没控制好篇幅,把李世民这么大的人物落下了。好在本章最后一个典故「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乐,尤擅羯(杰)鼓的事儿,索性就连在一起,讲讲唐版「长安乱」,唐初宫里那些事儿。
同样是「乱」,升级后的唐版,更黄更暴力!
暴力方面,汉版里面杀人基本上还停留在下毒和自缢的层面,最多算苦情戏,到了唐版已经上升为满屏爆血的动作片了。而情色方面,汉版唯一的爆点是断背山,到了唐版,唐高宗娶后妈,唐玄宗娶儿媳妇,放到今天都可以轻轻松松上头条。
有些人认为,之所以会这么乱,和李氏皇族的胡人血统有关。所以,今天的故事我们就从一个帅到没朋友的胡人说起。
说他是胡人,因为他是鲜卑族。说他帅,因为史书中记载其「信(这是他的字)美容仪,善骑射」。说他没朋友,因为他姓「独孤」。(当然他还不是这个高冷姓氏最有名的人物,老高每提起这个姓,都能感觉到剑气扑面而来。)
他就是独孤信,南北朝时期的颜值担当。都说姑娘长的像爸,所以独孤信的七个女儿,个个倾国倾城。如果独孤信活在当代,所谓「国民岳父」根本轮不到韩寒。
独孤信把长女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史称北周明敬皇后。又把七女嫁给了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就是著名的隋文献皇后。他的四女嫁给了当时的唐国公李昞,这好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和这位独孤四小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渊,所以这位小姐也被追封为唐元贞皇后。
看明白了吧!独孤信是杨广和李渊共同的姥爷。隋or唐,whatever,总有一款外孙做皇帝。
另外,还有野史记载,独孤信的五女嫁给了上柱国宇文述,生了个儿子叫宇文化及。如果这是真的就更乱了。评书中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和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居然都是独孤信的重外孙。
所以,隋末唐初的历史就是在告诉我们:亲戚远了根本靠不住。而之后唐初的历史则是在告诉我们:亲戚近也是哪个(粗话屏蔽)样!
上一章我们讲到刘邦的八个儿子有一半死于非命,做李渊的儿子也好不到哪去,二十二个儿子抛去早夭的,横死的也有一半。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这两个人在评书中被塑造成了标准的反面形象,当时把老高狠得牙根直痒的是,在平苏烈时害死了罗成。
但历史上的这两个人未必如此不肖。事实上,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李建成西渡黄河,攻克长安,阻击窦建德军逼近太原,军功与李世民有得一拼。关于李建成的人品,史书上最不堪的记载就是他「蒸淫父姬、淫乱后宫」的罪名。此乃家丑,即使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只是含糊写道:「宫禁深秘,莫能明也。」而唐史却敢记载的如此大胆直白,不能不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事实上,史书中记载了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的关注,他要求史官们「削去浮…直书其事」,说得大义凛然。如果有一天,某位大人物把老高叫去办公室,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某某某的案子,一定要秉公办理!」即使顽愚如老高,也能听得出其中的弦外之音。
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目前能查明的事实也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皇位,李渊选择不作为,李元吉则站在太子一边。李世民抢先下手,在玄武门伏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后,顺利成为了李唐王朝的继承者,同时也为唐宫乱象开了一个坏头。
民间相传,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恐惧李建成兄弟的鬼魂前来索命,于是派尉迟恭与秦琼担任门前守卫,后来因两人年老,便绘制画像挂在门口,慢慢演变成了门神。
当然了,李世民是不是个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好皇帝。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其后一百多年的大唐牛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贞观年间最重要的事有两件: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被选入宫中;贞观十七年,因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李泰争皇位,晋王李治捡漏成功,被册立为太子。
后面的故事从潘迎紫到刘晓庆再到范冰冰,讲了一遍又一遍,我想大家都熟悉到恶心了。李世民活着时武则天就和李治搞地下情。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到感业寺换了张身份证,从地下转到地上,并一步步地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老板娘,后来又成了老板。
老高对李世民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武则天,她是不是个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同样是一个好皇帝。武则天称帝14年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的美誉,虽然公司改了个名字(从唐到周),但股指依旧在小幅震荡中一路上行。
武则天82岁那年得了场重病,一干老臣发动政变,斩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宗昌,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重即帝位,复唐国号。这年年底,武则天去世了。
武则天虽然走了,但她的励志故事激励了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女人,比如她的三儿媳妇也就是李显的皇后韦氏和韦氏之女安乐公主。她们先杀死了企图兵变的太子李重俊,又在李显死后,立了一个小皇帝李重茂当傀儡,想做「武氏第二」。
当然了,有理想、有抱负的不止她们娘俩,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这位武则天最钟爱的女儿,又岂容「武氏第二」的殊荣旁落。他联合四哥相王李旦和李旦三子李隆基纵兵闯入皇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威慑少帝李重茂让位,李旦登基,立李隆基为太子。
下一个目标是李隆基,太平公主指使术士,借口天象有变,向李旦报告称:彗星出现预示除旧布新,皇太子「合做天子,不合更居东宫」。也就是告知李旦,要么传位李隆基,要么就换个太子,不然会有天灾。
太平公主实指望用这样一个科学的办法打倒李隆基,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李旦,这个在宫廷漩涡中浮浮沉沉几十年的老战士,竟然会淡定地说了一句: 我选A。
李旦自称「太上皇」,李隆基即位,也就是唐玄宗。
李隆基也是一位好皇帝,至少前期是。
大唐王朝,在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三代优秀CEO的不断努力下,业绩一路飘红,股指节节飙高,最终在唐玄宗70岁那年,大唐股指涨到了5178.19点。
后面都是眼泪,不讲了。
—END—